12.30.2008

快樂耶誕‧新年─略論政治與宗教(二之二)


二、
靜靜起革命─參觀生命成長營


現代社會的生存之道,以懷疑為先,什麼都不相信。轉引小西錄自楊絳先生語─「什麼都不相信,就保證不迷麼?」前陣子全球矚目的美國大選,電視上的美國選民視奧巴馬如遇救世主,就連懷疑主義忠實擁疐友人O也嘖嘖稱羨。什麼都不相信,結果可以是公共生活的失落,讓犬儒乘虛而入,或激化成視死如歸的原教旨主義。上學期因為修讀羅永生等任教的Politics as Cultural Practice,很粗略很粗略地讀了一點點Furedi、Laclau、Grossberg和Mouffe,甚有啟發。非常簡單地說,就是當代政治如何質疑、背離、修正啟蒙主義的理性基礎。承接韋伯世界解咒(disenchant)的分析和理路,個人主義接合後現代文化促成以差異為操作方式的身份政治。身份政治雖然解放了基於種族、性別及階級的壓迫與剝削,然以差異為本的政治,其副作用是集體身份的消解,使之難於動員。據理力爭的反抗政治苦無出路,意識形態便借犬儒主義以「講一套做一套」的方式消解政治。與此同時,原繫於公、私之別的政治和道德卻移形換影─保守政治以自由之名化公共政治為生活方式私領域,同時又把原屬於私領域的道德倫理分析成個別議題提到公共領域。於是自由與個人主義竟變成進可攻退可守的保護罩(如明光社反對把同性家庭納入家暴條例保障範圍,阻撓人權回歸公共政治;而支持網絡資訊法要求網絡供應商加裝過漏器,則是以政治手段規管個人道德)。在政治冷感/去政治化社會的背面,是被抑壓的熱情與投入感,和被摒除在政治以外的集體認同。在美國的社會脈絡而言,Grossberg有所謂rock formation式的mood politics─投入感本身成為投入行動的理由。於是政治只能變得越來越像肥皂劇,才能留住觀眾/人民;而宗教狂熱則躲進小樓,抵擋世風日下、道德淪亡。


像團契的佛教組織

從冷感到狂熱,看似難以理解;而香港人除了消費,亦看似什麼都不狂熱。日前拉朋友衫尾到福智基金會的「生命成長營」參觀,反證冷感的背後,正是積極投入之所在。常云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路徑),認識佛法,我的因緣是由禪修開始。然身邊不少有好友,卻深受日常老法師感召,恆持圍讀《菩提道次第廣論》(簡稱「廣論」;每周一次的研討班,要歷時三年才能通篇讀完!),又參與福智的廣福、文教、有機慈心事業,以日常生活為道場。人間佛教自印順導師以來在台灣繼續發揚光大,是為佛教復興的洪流,福智始創於1992年,亦是以入世方式弘揚佛法。香港支院在成立不到十年,亦以台灣模式為楷模。成長營在台已辦的很有規模,還另設大專組。例如剛舉行過的一次,就有九千人參加,要分兩次舉行。參觀當日,是維期四天的成長營的第二天,活動是為福智的慈心事業(當中包括「里仁」生產的健康食品品版和零售店悅意軒。還有台灣的素食餐廳及慈心農場的生產部份)的生意伙伴而設,好讓大家多了解產業理念(目的當然是弘揚佛法啦!)。早上8時45分(遲)到達集合地點,已有披上黃色背心制服的義務工作人員在等侯,並由另一名師兄駕車接送到營地。還未下車,已聞義工在門外唱歌歡迎(唱的是國語),登記之後又由另一批義工帶引到會場。簡介會先向我們解析日常法師以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宗教三方面開展的文教、環保(慈心)和宗教事業。佛教的基本問題意識,是如何離苦得樂 (世俗化以後才變質成「趨吉避凶」),而福智對現代社會的判斷,是過份強調爭競與個人自由,因此人人都活得痛苦。福智非常關懷環保,認為大量使用化肥的現代化耕作和以化學原料合成的日用品,捐害自然之餘,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日常法師警告,長此下去,人類將來不是被毒死就是餓死,再不然就是因為爭奪天然資源而戰死。簡介會輔以powerpoint和短片說明,三個部份合起來雖然只是短短不到一個小時,已分別由三名義工負責講解。內容雖然顯淺,但都講的非常用心。接着是走出班房到營地展覽區參觀,包括環保、食品和有機農業的示範講解,以簡單的戲劇和問答式進行,強調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例如解析牙膏、化肥、包裝食品的化學成份(最令人咋舌的是即場以化學品混合即成的原汁原味可樂!)。資訊性的環節完結後,還有一節話劇表演,由兩母子合演。兒子向母親開出一張家務收費表,而母親則從頭細說由懷孕到綿乾絮濕湊大兒子,如果逐項收費,問兒子應該付幾多錢─並介紹福智的兒童讀經班。最後,是以欣賞義工們的歌舞,並邀請我們加入作結。參觀完結後,再帶我們回到茶房午饍與自由暢談分享,臨行更贈送印有生命成長營字樣和福智標記的禮品包,裡面除了里仁的產品外,還有幾本福智之友叢書:《環保生活》、《電視春秋》、《健康食品好人生》。當我和友人踏出營地,大約是下午一時。從接待到示範(不計伙食與事前準備),為我們一行約二十人的觀摩小組服務過的,估計起碼約有二、三十人。

我想對已在從事有機產品零售的朋友來說,簡介會與示範的資訊含量未免過淺;答問與話劇演出水平也是誠意搭夠。但看成長營以二百多名義工對二百多名參加者的陣容,1:1的貼身照顧─現代化社會講求的效率與盈利─事倍功半的組織方式,顯然志不在此。看着那些帶着台式肉麻的影片與話劇,我亦難禁「娘娘地」和「煽情」聯想。但見每一位義工(都是廣論班學員)面上的微笑、喜悅、投入與自信本身,已非常感人。自知眼淺,從前已在法友間聽聞過「洗腳報親恩」活動,到播放映片時,我只敢偷看其他人的反應,果然眼濕濕的大有人在。與台灣模式一樣,福智在香港也非常着重家庭倫理,亦以家庭作為弘法單元。治亂世用重典,對治現代社會的分崩析離─這種着重以群體生活圍繫信仰,在精神與物質層面同時提供符合佛教生命觀與生活倫理的弘法方式─從孝義到環保、牙膏到親子關係,每一環層層緊扣無微不至─說來真有點像基督教團契。因此福智在香港歷史雖短,發展卻的迅速,登記會員至今已過千人。

宗教與現代性
每次看見振振有詞卻小貓三兩的社會運動,我總想起宗教龐大的動員力(以出錢出力的打醮為最!)。大家當然可以批評由問題意識到解決方案,宗教總在自圓其說(甚至危言聳聽)。但處身在危機社會(risk society),我們亦可視之為重建集體認同、以mindfulness回應distrust、治療第一次現代性種種遺失的民間自救力量。前陣子讀Richard Madsen以慈濟、法鼓山、佛光山及行天宮為研究對象的Democracy's Dharma: Religious Renaissan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7),認為台灣的宗教團體以傳統宗教正面回當代應社會問題,並融入現代運作方式,在走向民主的挫折中,起到調解傳統倫理與現代性之間矛盾的關鍵作用。友人嘗批評佛教性別意識落後保守,然這幾年間紛紛皈依的朋友不在少數(洽與看中醫一樣同為潮流)i。證嚴法師二十多歲離家出走,幾經波折才在印順導師處受戒;後來更連結煮婦以五毛錢買菜錢集腋成裘,開創慈濟從本土到國際的慈善事業,經歷更像一位前衛的女性主義者!佛教與環保,在教義上不謀而合;結合台灣的島嶼地理與人文關懷,變成知行合一的生活實踐。筆者曾參與過的內觀禪修營,從飲食、水源、清潔劑到廢料處理,每一個環節都小心翼翼,務求把過程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減到最低,是為修行的重要部份。旁觀福智,對各種「騎呢」法友均能包容,雖然強調家庭價值,卻又不囿於異性婚姻生兒育女的單一模式。

每讀英語佛教書籍,見「覺悟」翻譯為enlightenment,總覺一語相關。啟蒙在西方是為人類脫離宗教命定論、走向理性與科學之始;然enlightenment對佛教來說卻是宗教之始。各種宗教教義雖不同,然要能發揚光大,則不能不正面回應現代社會問題。翻開臨行結緣小書《電視春秋》(2001年出版),認為電視阻礙兒童學習成長與身心發展,立場與論點竟與近年香港基督教團體視媒體為道德淪亡元兇類同ii。弔詭的是,福智那非常「台式」的高度藝術化弘法方式,復又以媒體來增加感染力(從powerpoint的影音效果到短片與電影分享)。參與成長營的法友事後常常對種種感動場面津津樂道,個人與集體的交感為促發信仰(智慧)的重要關鍵,與基督教佈道會的決志場面不相伯仲。宗教是保守抑或基進的政治力量,有時只差一線。感動過後,能否容讓個人有充份的反思和提升空間;同時在教義上保持開放與包容,以智慧面對現代性之挑戰,貫徹人間佛教的入世精神,免蹈福音派變質成新傳統主義(neo-traditionalism)之覆轍,在香港的政治文化脈絡上,讓佛教成為激進政治的思想及行動資源,同時亦在日常生活中靜靜地,起革命─實在至關重要。

願福智法友,福智雙修,法喜充滿!祝讀者新年快樂!

(此為作者對福智的粗淺觀察,志在拋磚引玉,思考宗教與香港政治文化關係。誠望指點討論。)

福智基金會:http://www.bwfl.org

12.29.2008

快樂耶誕‧新年─略談政治和宗教二篇


當消費變成道德


佳節當前,搭103巴士從工作室回樂富老家。這條巴士條平日水靜鵝飛,這次到了維園站卻全車爆滿。擠擁的不止是人,還有從工展會掃回來的大包小包。說來也怪,香港工業早已北移,市民大手買入的廉價日用食品,365間參展商中到底有多少間真的是Made In Hong Kong?一元招徠,一時間百業蕭條的愁顏盡消─當市民變成消費者,也順道消消自雷曼迷債以來對政府讓金融業過度膨脹的一肚氣。學陳雲話齋,見到那些一蚊雞精、一蚊麵、十蚊蠔油......市民應該感到受騙才是─顯示平日貨價,原來大部份都給了地產商,一旦有廉租零售,日用必需品才能回落到合理水平(12月14日「離線沙龍」上語)。特首高官議員,爭先恐後到工展會與銅鑼灣示範消費(consuming conspicuous) 沖喜,為特首上京前催谷民望,竟能絕地翻身。港大民調分數由12月初的50.2分微升1.8分至52分。俱俱數萬元家用,對曾府來說可謂物超所值。

說時遲那是快,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聖誕牧函、文告忠言逆耳,不約而同地認為過度消費正是經濟爆破元兇,與政府唱反調。無論消費是否有效的求市之道,經濟處處觸着為民生之痛,卻被專業學者壟斷,去政治化之餘更成了惹火行業(見許寶強與雷鼎鳴筆戰)。我作為買餸師奶難以插咀,只見所謂蕭條卻無礙菜價糧油價格上升,抱怨之餘竟被友人警告─物價只能通脹不能通縮,一旦通縮,後果不勘設想(為什麼?還是沒有全理解析)。眼看那天擠在巴士上的「環保袋」,刷上各種商標的不織布,賣的水土流失元兇的冬蟲草、採集過程摔死乳燕摔的燕窩、過度包裝的「無料到」禮盒......香港九月零售仍然錄得6.9%升幅,被評為遜預期1.4%;而最受影響的包括汽車業─汽車?香港不是要「藍天再現」的麼?這回不用花費宣傳、立法爭議,便由市場機制自動調節,不是好事麼?同樣情況,還有廣東省急跌的用電與耗水量(當然還有大量民工下崗)。說也奇怪,金融海嘯明明是牆倒眾人推,卻以自然災害名之。荷包緊縮,不正好也讓人和自然休養生息,調整走上先洗未來錢的資本本義歪路?

籲人省吃儉用,不獨以新教唯美。重視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生不息,東方宗教自有沿遠流長的道理與實踐,以古為新,一樣可以靜靜地起革命。耶誕前到禪院短住, 入鄉隨俗,入寺隨眾。山林寺院,就地取材,日見師斬柴破薪,燒飯煲水,全部得來不易。一天陰霾,太陽能熱水不敷清澡之用。到廚房取水,見一師傅在大灶後添 柴燒水,倍覺平生生活之方便,原來都得來不易,只是「文明」生活眼不見為乾淨而已。《百丈清規》雖云山林禪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俗家居士,師傅通常 只會安排我們幫忙簡單工作。寺中有幾棵前人種的老栗樹,正值隆冬,葉如雨落。坐香前明明掃好了,坐香後便又一地還滿。然好一棵栗樹,果入入餚,落葉入灶, 簡直是大自然的恩賜。明白得來不易,我與同行的師姐便掃的份外勤快。

禪院早、午「過堂齋」,前後都要唱誦〈供養偈〉、〈結齋偈〉(就像基督徒飯前祈禱,感謝一日飲食)。偈文唱到:「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早齋)「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午齋)寺院食用,除自耕自食外,仍不離俗眾供養(捐獻),當然不可浪費。偈誦提醒吃的要心存感激,願望利益大眾。故「過堂齋」雖能填肚,實為佛事,齋堂一律禁語,僧袍戒衣更要穿著整齊。大概因為做飯與食飯的都心無旁貸(沒有電視撈飯,更不會口水多過茶),每口菜都覺份外味美(從來沒有食過這麼結實甜美的佛手瓜!)。一回食飯,想起寄居寺中生活起居全賴師傅照料,真是受之有慚,唱到〈結齋偈〉時,難禁眼濕濕。
(待續)

http://www.youtube.com/v/ydo2Xp_Lh9g&hl=zh_TW&fs=1

另:中台禪寺在台灣頗受爭議,不過這篇短答解析偈誦的意義,不妨一讀。
http://www.ctworld.org.tw/questions/205.htm

12.15.2008

12.05.2008

冬日‧小東西



村狗快高長大,大了唔好咬人!


樓上Byran,喜歡在我的瘦田邊晒太陽。

帥極了!

天然光管。每早七時半準打在頭上。

友人送的小東西

看清楚,是勾針造的雪花!

當然,村裡也有大一點的小東西─周嬸趕雀用的回收物資。
她說,這趟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