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2004

從「伙炭」到西九龍之二 ─ 我們在等什麼?

上回講到有前輩批評「伙炭」藝術家作品欠缺力量,暗裡衝着「七字頭」而來。不過,請容我先繞一個圈子。


自己捧紅自己
上星期五,母校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與李家誠基金會合辦講座,邀來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藝術史教授Alyce Mahon 博士主講「藝術,非藝術?今天的新英國藝術」,主角是YBA(young British artist)。其實學人講座在大學生活裡本來無月無之,這次因為西九效應推而廣之,移師到香港藝術館舉行,還須要電話留座─在我記憶之中,是破天方的第一次。「YBA」現象在英國以至國際藝壇紅透十多年,反藝術的公關技倆家傳戶曉(如Tracy Emin 的壞女孩睡床與Chris Ofili的象屎聖象)、「自己捧紅自己」(self-curating),在英國藝壇的低谷時期與貝里雅政府提倡創意工業之時乘勢而起。Mahon 博士除了將「YBA」當作現象分析之外,更發揮其藝術史專業本色,在反智、反藝術的作品中整理出現實主義的延續,與其對英國性Britishness中的種族主義、性別主義與全球政治的批判。見識Tracy Emin睡床側的版畫日記的,都會知道這一種反藝術藝術家其實均有扎實的藝/技術底子,不是Goldsmith就是RCA的天之矯子/女。八十年代英國學界興起文化研究,YBA一代是有心拿藝術作文化批判的工具,還是藝術史學者的事後孔明,還是兩者的「扯貓尾」實在有理說不清。只是說着聽着,我又不禁覺得句句均是衝着香港的當下情況而來。


唯有永遠面對目前
母校本來是香港唯一提供高等藝術教育的學院,山明水秀,地靈人傑;同時亦滋長出一種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藝術氣氛。唯是學無前後,達者為先。近年在風頭上被藝術中心藝術學院,和城市大學的創意媒體學院後來居上(還有近在眼前的汕頭大學長江設計學院!)。前者找來澳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合辦學士、碩士以至博士課程,又與母單位藝術中心為學生與畢業生提供晉身「藝術事業」(career)的一條龍服務,辦展覽、搞講座,推向市場;還有師長的個人網絡扶持,在am post黃婆賣瓜[1]。後者與「穩真銀」的創意工業緊貼,學生未畢業先上位(例如「江湖」編劇杜緻郎、同志電影新晉),亦為市場提供大量動畫與數碼技術勞工。反觀母校在近年大學削資的客觀環境下,迫得在狹義的藝術史與有限的純藝術訓練中間,以務實態度把持學院傳統的人文精神,終於兩面不討好。藝術系「官方」修辞,常說畢業生在藝術文化圈子獨當一面。去年趁「中大四十年」搞的「誠明四方」,以「我們是香港藝術代表團,代代精英世世豪傑」這種幾近反唇相譏的公關日脗,企圖在香港當代藝術的新版圖裡爭一口氣。但以傑出校友作號召的展覽(連帶研討會),只能為過去的美好貼金,卻未能利用當代的策展文化偷龍轉鳳。平均主義的人選方式(還是以中、西,各種媒體為劃分),迴避為「中大特色」作歷史整理。筆者企圖以BOOK B編者的邊旁腳色在曖昧的邊緣上力挽狂瀾,可書寫出來的都只能是明日黃花。試想「知名香港當代藝術家全在藝術學院」這種題目,曾幾何時也適用於新亞書院藝術系,藝術學院的所謂知名藝術家─何兆基、梁志和、楊曦、黃麗貞─三位出自中大,兩位與中大淵源深厚,卻未能為母校進一步賣力。十一位教籍的嚴格編制,令藝術系固守在大學小學系的格局,能夠保持畢業生的藝術水平,卻無力在當代文化藝術版圖中立足。近年見到兩位恩師在這種處境下各走極端─陳育強在建制裡進行改革,疲態畢露,覺得時不予我;呂振光擔負教授薪水名分,卻放浪形骸,扮波哥搞潑皮。西九效應令老牌學院不能不面對現實,也是不幸中之大幸。


我們在等什麼?
想出「香港藝術代表團」的不是別人,正是江康泉與高康兩位七字頭的一代,惜在「老鬼」之毀多於譽,苦心孤詣不被體諒。這說來雖像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卻未嘗不是「七字頭」的普遍處境。活在「後藝展局」的泡沬年代,上一輩為製造的是揠苗助長的土壤。「為展覽而創作」(而不再是先創作、後展覽)、「自己捧紅自己」(由創作、策展、行政、出版、教育、研究一兼數職),「七字頭」想要把藝術當成專業,但大環境卻沒有跟上。上一輩的江湖恩怨減慢了藝術界整體的新陳代謝(看看藝展局的老人政治、LCSD的尾大不掉),我們在等待香港的 Charles Staachi和Norman Rosenthal (Sensation 策展人),可楊受成只會捧紅容祖兒、李超人亦會繼續製造泡沬。問七字頭在等什麼?我想大概是在等運到。(待續)


另:如嫌近期「模達紀事」講藝術政治多過講「藝術」,可翻閱今日(12月14日)成報文化版「十份一短評」專欄,專談「伙炭」615工作室。不過編輯部收稿有誤,文末幾行均非原文,見諒。


[1] 「知名香港當代藝術家全在藝術學院 寬容學生抄襲老師創作風格的畢業作品,只會顯示學院創意訓練及國際視野的不足。藝術學院擁有當今最強勢的導師陣容[如代表香港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何兆基、梁志和,今年被邀請參加上海國際雙年展的楊曦以及知名陶藝家黃麗貞等],藝術系經歷三屆畢業展的考驗,從完全匍匍(梁按:應為「匐」?)而行、形象不清晰的局面,到今完全引領香港當代視覺藝術走向,展現創意與實驗豐收的教學成果。打從一開始便從香港藝術中心創始精神[一直銳意提昇香港的國際地位及推廣當代藝術和藝術教育]出發,藝術學院學生的質素從此屆畢業展的作品看來,不僅急起直追,更有取代培養當代年輕藝術家的架勢。」am post編輯部:「從Wedgwood 到中國青瓷─記第四屆藝術學院畢業展及課程招生」,《am post》 ,2004年1月號,頁32-33。

3 則留言:

匿名 說...

梁寶:
偶然路過,見到你上引錢先生的《師友雜憶》,有點訝異和驚喜,因為這本書我也很喜歡,讀了好幾次。
保松

梁寶山 Leung Po Shan 說...

呢本書我讀極都讀唔完,現在錢先生還在為新亞募款而煩惱。這本書雖然不是聖經,但係我一直放係床頭,每次遇到困惑既時侯就拿出來翻一翻。多元價值/去魅化的社會,總也要有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儘管那只是丁方尺地。共勉之喇!不如我地linkup我地個blog?

匿名 說...

對不起,我沒有自己的Blog。我路過而已。最近自編自資出了一本和學生討論哲學的書,給我地址,寄一本給你和小西,好不好?
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