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2005

讀獨立:家藏藝評雜誌

家中地方雖小,但藏着的香港各式藝術評論雜誌還是隆而重之的好好包裹着。尤其是幾期停刊的同仁雜誌,凝固着前人的物力心血,搬了好幾次屋還是不忍丟棄。這次借出幾類珍藏,放在habitus展覽,大概可以旁證有心人一直大有人在,欠的只是天時地利。獨立書展明天舉行最後一場講座,歡迎讀者來與作者朱凱迪、熊一豆、Anson等一聚兼看看這些塵封藏書。

手頭收藏最早的大概是由馮敏兒搞的《外邊》(1987年),只出了九期,與藝術館及任何與「官方」沾上邊兒的機構擺明車馬對着幹,蔡義遠在上周的《信報》形容這是香港至今唯一像樣的藝評雜誌。一手一腳土法排版,更無彩圖可言,夾附在電影雙周發送。

香 港文化藝術雜誌的較為長壽的經典,大概是《越界》(1990-1994年),從月刊到周刊,從周刊到雙周刊,共斷續維持了三、四年,由曹誠淵出資,第一任 編輯是列孚,其後長期執長的是張輝,編輯部維持三四名員工。《越界》的成功其實不全由這幾位有心人促成,不要忘記同期是報紙文化版的黃金年代,信報、星島 (文藝氣象及文化版)、快報、新晚報、經濟日報、大公報、文匯報、甚至天天日報。這些版面雖然稿酬高低各異,但記憶所及《越界》稿費相比起來算是不薄;良 性競爭造成編輯能夠提攜新人。《越界》停刊後約一年,由張輝與素黑東山再起,是只出過兩期的《過渡》只兩期便完蛋。


《香港視覺藝術年刊(1993-1994)第一期: 正反》,由林漢堅以香港視覺藝術學會之名出版,可以說是19943-94年香港當代藝術的總覽,可以看見坊間推動裝置藝術之不遺餘力。當年許多投身整個裝置運動的人馬已不復活躍於視藝圈子。《正反》只出版了一期便完。


《視角─視覺文化雜誌》(1999年)是藝展局年代的產物,由藝評人劉建威(劉霜陽)主編。由公帑支持,實屬首次,醞釀多時,然後一期試刊號便完蛋。


《工 作室》(1993-94?)是「工作室」的出版物。這群朋友包括黎健強、楊振基等六壯士(執筆之時刊物不在手頭),致力搞攝影,在今日荷里活道 G.O.D.樓上租了一個小單位。出版也只有六期,特色是每期大小排版形式不同。當然大致同期的攝影刊物還有夾附在《攝影世界》內的《娜移》,不過筆者收 藏不全,唯待其他藏家補充。

《香港視藝》(2001年)是藝展局年代的「主導計劃」產物,以委約方式由羅冠樵,王守清,金嘉倫等前輩出版,走的是平均主義,兼顧中西新舊。雙月刊,維持了六期之後未能成功走向市場而結束。


《左 右》(1997、1999、2001),如果說《外邊》是唯一像樣的藝評雜誌,那麼《左右》便是唯一的學刊。由香港藝術史研究會出版,李世莊、黎建強、林 亦英、郭喜倫、兼競聰等責編,有着港大藝術學系的底子卻是一個開放園地。惜學刊最後未能拿取藝展局資助,無法長期靠捐款維持而結束。


大部份提及的雜誌在亞洲藝術文獻庫有藏,讀者可以自行繼續尋索。這裡選的雜誌隨機成份強,全憑記憶,錯漏必然,只能主觀地反映香港藝評出版的一鱗半爪。只是獨立出版,從來艱難卻是歷史事實。唯望同仁努力!

1 則留言:

志雄 說...

哈...快到我blog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