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005

台北散記- 總統府- 台北現代美術館-華山藝文區-誠品

梁寶山

出關之後在台北小住三天。以遊客之名到各處遊逛,回復一個無名行者的自由。

第一天:總統府- 台北現代美術館- 華山藝文區 誠品敦化總店
從 南海路的教師會館出發,沿重慶南路前 行到總統府一帶遊逛。年前到台不是已經都逛過了麼?台灣朋友說有什麼好看的呢?不知道我是個民國迷,看見各式洋樓便會好生激動。何況是帶着和風的日治時期 建築,其實與港督府不謀而合。通往總統府一帶的主要街道每逢轉角處便有警察站崗,綑着刺勾的鐵馬橫在行人道上伺候。回憶着陳水扁當選之後藍營民眾在總統府前聚集的場面。從總統府外望正中央就是插滿青天白日旗的國民黨總部,現在再加上一支瘦骨嶙峋的台北
101,難怪總統寢食不安。

到台灣必然到書店逛逛。不為什麼收獲,只為了感受一下那種全民皆讀的氣氛,看看台北人愛讀的是什麼、心裡想的是什麼。台灣的藝文出版比香港全面和成熟,由普及讀物、雜誌(除了《藝術家》還有現在的《典藏》和《今藝術》)到 專家、主題研究都有利可圖。在中山堂附近的一所書店把櫥窗佈置成蔣勳的專櫃,橫放着他最新著作和筆記本,上面供奉着一幅油畫小品。讀過藝術史的朋友很可能 都曾把蔣勳的《藝術概論》和《美的沉思》作為入門讀物。由百多元台幣的精美插畫筆記本,到幾千大元的演講光碟;還有為雲門舞集和吳哥窟編寫的普及讀物;和 一冊新近推出的《給青年藝術家的信》─一個小櫥窗把一個藝文作者打造成藝術教父。(蔣勳網頁http://www.xun.idv.tw/) 把藝文作者當作明星一般的另眼相看,隆而重之的推出市面,大概只有在台灣才不會覺得肉麻骨痺,而香港就是萬萬不能。

從 忠孝敦化捷運站走出地面尋回舊路到誠 品總店,門外賣葱油餅的販子還在。誠品總店除了賣書,還有各式圍繞閱讀而衍生的消費場所,精品廊、影音閣、咖啡廳,根本就是一所主題百貨公司。自從大陸書 全面攻陷香港市場之後,台版書在香港的市場佔有率就一落千丈,幾家苟延殘喘的二樓書店勉力維持(雖然「城邦」剛已開業,而阿麥書房也努力專攻小眾市場)。在誠品,無論是多嚴肅的類別專櫃面前,總有讀者或坐或站的打書釘。在藝術專區,看見吳瑪琍的最新譯著,Suzanne Lacy的《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喜出望外。Suzanne Lacy 是藝術家,也著書立說;更確切的說,是社會行動者,在八十年代即以藝術介入社會,身體力行,無論是性別、種族抑或社群議題。編著作《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可參《破報》書介http://publish.pots.com.tw/Chinese/BookReview/2004/12/23/341_38bookr05/ ) ,是為了解公共藝術在美國發展經過的必讀物。正在思索公共藝術的問題,就在地庫「誠品藝文空間」碰上「台北城市行動」展覽,由台北市文化局主辦,以藝術的方式主動介入市民生活,參與計劃的藝術家不是別人,就是吳瑪悧、Suzanne Lacy(還有陳永賢、謝啟彬及Peter Van MarleMarco Casagrande Martin Ross),展覽展現了活動的「畫廊」紀錄。他/她深入到不同社群─青年人、中年婦女、資深公民、台北市民與市長當中,以敲擊樂、網絡/集會、行為雕塑、錄象裝置、服裝嘉年華的方式,喚醒沉睡在忙碌生活中的社群集體意識。吳瑪悧90年代中前曾來中大訪問(筆者的第一個表演作品便是在她的鼓勵下完成的),當時她從德國杜塞道夫藝術學院學成回國,是非常「知識份子型格」的藝術家;作品觀念性極強,以冷靜簡約的方式,批判台灣政治(解嚴不久的李登輝時代)。在個人創作外,還致力翻譯了不少德文著作,為華文讀者打開英語世界以外的窗口,原汁原味。譯著如Wassily KandinskyÜber der Geistige in der Kunst (康丁斯基:《藝術的精神性》)Jurgen Schilling Aktionskunst: identität von Kunst und Leben: eine Dokumentation (《行動藝術》)Martin Damus Funktionen der Bildenden Kunst im Spatk (《造型藝術在後資本主義的功能》),在歐陸藝術理論方面有如指路明燈。

時隔多年,吳瑪悧已是四十開外,在《皇后的新衣》錄象裡看見她眼角泛起了魚尾紋,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的家庭主婦們一起,從身上的衣服開始,從新探索生命除了是「妻/母」以外,到底還可以是什麼?跟這班媽媽/姊妹吳瑪悧並無兩樣,是這個社群的一份子。錄象裡女人之間互訴生命歷程(「嫁衣為何總是白色的婚紗?」「我就是喜歡肚兜),有時欲言又止,有時開懷大笑。最後這班媽媽運用自己熟悉的布藝手工要想象力,造起自己的衣服來,裝扮成「森林女王」、「原始女王」、「幸福女王」一個又一個在中山北路的婚紗店街道上滿懷自信的展示自己的奇裝異服。藝術家的個人的關切化成更多人的集體關切,沒有了「個人」的鮮明風格,從抽離批評的態度,變成積極參與。

轉過了螢光幕進入暗室,是陳永賢的《關乎老者》,在地上、在椅上、在各式家俱上大大小小的電視,播放着台北不同角落「資深公民」的生活片段,他/她 們有的獨居在無人的家、有的排坐在老人院的大廳百無聊賴、無聲無息的坐在浴室的膠料椅子上任人洗刷、在輪椅上沉睡─不加剪接的如實進行着。如像所有被遺忘 的「老者」一下子都搬進了你的客廳來,以冗長的生命和緩慢的節奏,凝視着這個明明只是想在消費場所找樂的你。如像美國藝術家Ed Kienholz的裝置一樣,追迫觀觀面對現實,給顧客一記耳光,竟能容於商業空間之中。(展覽評論另見《破報》: http://publish.pots.com.tw/Chinese/currents/2005/01/10/343_05_cur_01/)

遊台北的美術館,除了故宮和北美館(台北市立美術館)之外,還有台北當代藝術館。2001年開幕,原為日治時代的小學,紅磚建築保持了原來的風味;館標「MOCA」沿用了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 的字體。兩層館址面積不大,只是加上館後的大同社區學院,和建築物之間的中庭,變得自成一角,整齊可觀。剛好展出的「城市謠言」,雲集了兩岸三地的著名華 人建築師,各人在自己的房間裡搞藝術─或展示自己的草稿本、模型,或建築作品錄象,像是看一篇篇建築宣言,多於整理展現「華人」的空間形態;而彼此之間更 不乏互相矛盾。只有跑到宜蘭當在地實踐的黃聲遠,抱持着濃濃的鄉土關懷、人文與生態的考慮。而洪裕鈞與張淑征在展區盡頭的「B.O.T. Nation」,以促銷展的方式販賣台灣,以台灣意識修辭貫穿在建築、城規、新聞與媒體、網絡商機的展銷模型裡,如像對建築師所承諾的美好新世界的諷刺。


2 則留言:

華欣 說...

我從未到過台灣,也希望去走一趟。
數天前,我剛買了《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哈

華欣 說...

我從未到過台灣,也希望去走一趟。
數天前,我剛買了《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