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倫多的景觀哲學跟香港差不多,偌大的安大略湖只能在地圖上盡覽,湖岸架起高速公路與天橋,行人何望而不可即。臨岸盡的落地玻璃公寓,有新鴻基的標誌,把所有湖光山色一網打盡,不容「後人」韜上半點光彩。
地圖、行程、導遊書籍是完全沒有準備。反正身不由己。偷空到World’s Biggest Bookstore (Edward St.)買了本Time Out,便成了這幾天的聖經。
福利主義國家善待所有弱勢社群。圖書館暖氣充足,泳池免費入場,退休人仕老有所養。外婆住的老人院,有三份之一是華僑,走廊貼着性別少數現身的海佈─We’re Here! We’re Everywhere ─ Older Gays, Bisexual, Transexual, Lesbian, 2 spirited people……語氣積極自信,不似香港的「平等機會」,說來畏首畏尾。
就在老人院隔兩條大街,便是Church St.同志區,街牌全部掛有彩虹標記。修一頭短髮,走在這街頭是從來未有過的自在。在酒吧與咖啡座中間有一所書店名叫This Ain't the Rosedale Library (483 Church St./ (416) 929-9912),各種古靈精怪的期刊與自資出版雜誌眼花瞭亂、同志文學當然應有盡有、無政府與公民運動獨佔一架。書店從來貴精不貴多,只要看看書種的排列是否有序,便知道店主是否讀書人。像超市的連所店,往往毫無章法,逛之乏味。老闆Dan Bazuin 的這所小店遠近馳名,開業二十多年,除了緊貼英美出版物界之外,更致力開拓加國本身的視野。在小店裡打了一個小時書釘,細選了幾本雜誌漫畫,老闆一看之下再從架上翻出兩本女同志日記漫畫,言下之意是把我當作了同道。無奈銀兩不夠,加國又徵收高昂銷售稅,只能割愛。 ( http://www.eye.net/eye/issue/issue_03.18.04/city/tatrl.html )
推門而出,大街小巷仍是專賣同志賬的商店,就連corner store也掛着七色彩旗。城市雜誌今期封面故事是「誰偷了我們的同志」,內文大堆銷費數據,嚷着滿地可偷走了這批手闊之人。說穿了還是銷費者為先,同志為後。
問老闆多倫多還有什麼好書店,他推介我到Toronto Woman’s Bookstore一逛。書店位於大學區旁(73 Harbord Street),佔用了整幢房子,樓下賣女性主題書籍與CD精品,樓上專賣女性主義教科書,門口貼着各種團體告示和女性主義海佈,規模比This Ain'ty要大,書價也貴了一點。忍不住手買了途上唯一一件精品,是粉紅色的Tomboy嬰兒口水肩,給鄰家的小女兒做禮物!附款的時侯,型爆店員樣子活像後生十年的K.D. Lane!
則三 財大氣粗的北美印象
沒有踏足過美國,但對這個國家從來印象不好。這次訂機位的時侯原可以取道美國,以省掉千多元費用。然而自911之 後,就連飛過美國領空也要簽証!我這種無業游民那裡使得?住在紐約的阿姨專程開十二個小時車來與媽會合,嚷着要帶我們到尼加拉瓜瀑布去。到這個美加接壤的 觀光點去,復活節假日的車龍人群從四方八面湧來,在巨型的停車場與酒店之間找吃、找住、找消費的場所、找怕照留念的角落;隔兩三條街便是一間Starbuck,遊戲中心門口喇叭音量超標,餐店油份過量,禮品店一望無涯。花了起碼二十分鐘穿過熙來攘往的人群與商店,才能望見瀑布,在高樓與觀光塔之下毫不偉大!而阿姨卻借我們大家都不餓的籍口,一手把我媽拉了入賭場。美式的mass consumption與旅遊工業從來只在書本讀來,移居美國三十多年的阿姨這回為我做了真人示範,旅遊原來只有高速的吃與買兩種形式。我在想,換了這自然風光在歐洲,老歐洲人會蓋垉怎樣的庭園與咖啡廳來細意品嚐?財大氣粗嘰嘰喳喳,竟成了我對北美不能磨滅的印象。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事人事此處不贅。探親團遊記讀來像銷費指南,見諒。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