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2008

小店是寶之牛棚附近阿姐甜品



一向肆吃甜品,尤其中式老火糖水糕點,喜其真材實料滋味有益。不似水流流西米露又或者裝模作樣的fusion甜品。甜品當以小店尤佳,家庭式經營,額外窩心,有時只佔半間小舖,為舊區獨有。

日前去看家驅的展覽,四、五點鐘時分,不想吃奶茶多士忽然想吃甜品。然而牛棚附近街坊美食雖多,馬頭角道雖有九龍城寨式砵仔糕和豆品店,但前者不能坐着吃,而後者外帶只能用不能循環再用的膠碗。忍口沿馬頭角道向牛棚方向走,誰料就在最後一個燈位處見到「阿姐甜品」。這個舖位原是舊時阿婆賣齋菜的小店,是我在牛棚附近幾乎唯一的午飯選擇。大約在前年阿婆年事已高,便不再經營。還記得阿婆的老火靚湯─齋店,當然無味精!

姐甜品舖面小,但還是能容納兩張桌子。糖水選擇都是舊式,腐竹蛋、紫米露、喳喳。西斜之時,我還是問阿姐有什麼熱的可吃。她便把剛煲好的海帶綠豆端到我面前─嘩!雖無臭草但有豆香,切幼了的海帶啖啖入口,綠豆沙熱吃,能消暑而不濕脾。肆吃的我還看中了冰櫃內的糕點,椰汁紫米糕,椰香濃郁而紫米咬口;芝麻糕稍嫌不夠城寨式或粥店的米漿底黏靭,但仍清新可口(款式還有馬豆糕、大菜糕、桂花糕等等)。我一邊吃,見阿姐一邊在弄一盤橙色的甜水,我還道是啫喱原來不─是苟蒻,橙色不是橘子而是熱情果!阿姐見我饞嘴,把剩下不夠一客的苟蒻勺在碗上讓我嚐嚐。果真不同啫喱。百香果聽來非常台灣腔,見櫃豆上貼着「米奶─早餐佳品」,一問之下原來即是米槳,加上午後的熱度門外馬路又泊着機車,真有點台灣感覺。

晚到牛棚看戲,趕緊見吃點甜的。外子點了喳喳紫米,我點了四件糕點(20),我吃到一半,糖水才捧上。原來阿哥不是如一般連銷店般把糖水放入微波爐翻熱(如杏花樓),而是在爐上煮滾才端上來!甜味適中,紫米與喳喳混合得宜。我沒有嚐過這裡的腐竹,但看網有的圖片,碗底還有幾粒白果,大概只是做法不同。我個人也是喜歡煮成濃汁的腐竹糖水,但著名的大良八記也是以不煮爛的方式捧客。

店除了甜品,也有腸粉小吃和簡單客飯。很希望這種小店能生意興隆,去牛棚看戲睇展覽的朋友,除了坐下來吃,不妨也買一客三件只售六元的雜錦糕店與朋友分享(用可回收的薄料膠盒子盛載,當然你最好還是自備盒子喇!)。散場還有得吃,阿姐說她晚上一點才收工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