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2008

模達短評二篇─羅士廉個展


When I disappear into you ... I (detail)

()

殘缺中的完美─羅士廉個展


一連兩天看了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展覽。一個是在官塘OsageWomen's Work聯展,另一個是在跑馬地YY9 Gallery羅士廉的個展「In Serenity(臻於平靜)。前者眾聲喧嘩,卻講不出個所以然來;後者一個人獨白,無聲勝有聲。


因為喜歡男人,所以記得羅士廉、記得他許多年前在Para/Site藝術空間展出過的一串手捏泥男人─軟滑的黏土給指頭拿捏成人,經過窯火的鍛鍊,給鮮活的保存下來,配上銅線,懸掛在舊空間那些斑駁的灰牆前面。常覺得香港陶藝界,羅士廉與李慧嫻真像一對活寶貝,一個專捏些胖嘟嘟的肥女人,一個專造些令人看了也想捏一把的筋肉人。


自從有了香港藝術學院之後,陶藝界的確換了股新風氣。然而那些挑戰瓷土極限、又或者把現成物翻成瓷土的概念化作品,師友之間的影響過於明顯,有待推陳出新。這次羅士廉的小展,展出了他兩個不同系列的作品。一組以白瓷為主要塑材,把鉗子、嬰兒公仔和瓜果等現成物的臨時拼湊翻成瓷土;另一個系列以槍與眼淚為主題,以翻模及拉坯結合而成。記得他的作品向來有一種由對比造成的戲劇感,殘破的肢體與生硬的銅鉗、沈重的陶塑頭腦把鬆軟的枕頭壓扁。然而這個最新的系列,不單是物料與主題之間在觀者認知上造成直接的張力、還利用現成物原來各異的材質和臨時的湊合強化了戲劇感─然而,這通通都被馴服成純白瓷土,給凝固在更為易碎的物料當中。而給夾在同樣是由白瓷鑄成的銅鉗之間,那些殘缺的小手小腳、零丁的頭顱、像陽具和胸脯的瓜果,在暴力之餘,還加隱藏着被壓抑的慾望。羅士廉作品細膩之處,不單在意象或概念的經營上,更在於他對泥與釉的感性掌握與嫻熟技術─看那些懸吊在觀者眉宇之間的瓜果,似有還無的釉從啞變光,流滴到瓜蒂之上;那自然而挺拔的曲線,與曾經溫軟的泥塊,如今都瓷化成易碎的記憶。而那些用來吊掛起瓷件的舊銅扣和皮帶,同樣以冰冷和不明來歷的殘缺之軀,暗示着曾經的完滿。細看作品題目,與不同組件之間的加以聯想,意象的組合原來各有前因,使整個展覽如同作者的情感日記殘缺中的完美,私密得令人充滿遐想。


(期覽於YY9 gallery展出。現已完結。)

(羅士廉的大陶工作室:http://coboworkshop.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