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2004

「增幅」的因加得減─看新視野藝術節的第一場演出

看新視野藝術節的第一台表演,是日本Sal Vanilla 的「amplified」(中譯「增幅」)。節目小冊子上面寫着醒目的字句─「日本」「多媒體」「感官」。年來把這種「科技伸延人體感官」的劇場看在眼 裡,失望居多。大多數是人有人做,與多媒體各不相干。只是今次看到「全男班」三個字,竟又怦然心動起來─就是機件故障,日本劇場向來風格化的肢體訓練,至 少也不會令人失望吧!誰知看罷只一小時的演出,有觀眾打着呵欠離場、直叫失望;而我也有被騙的感覺。

amplified把文化中心劇場一 開為二,在觀眾中間架起四面白色的半透明帷幕成為演區,六個演員順插其中,兩架光機在軌道上行走,電字的環境音效吱吱作響─觀眾跟演員也一同被置身在一副 龐大的素描器裡,隔着演區互相審視─我想這是舞台裝置河內一泰的構想吧!把原來被規限在鏡框式舞台上的影象換成四面環迴,利用線條與幾何構成的錯覺,加入 演員的實時動作,模仿螢光幕裡的立體動畫效果─這就是人類感官的伸延,在劇場裡的表演?演出者 蹄(Ga Hizume)曾是著名舞踏團體大駱駝艦成員,但這次演出,除了是把舞者齊一的身體由白色粉末改換成由白色衣衫覆蓋之外,演出者既欠缺舞踏在精神境界裡的 深縱寬廣,更欠缺肢體上的力量與準確。如果說演出的內容是要表現「現代都市人無盡欲望」,那種「激白」效果,頂多使人聯想起方力鈞繪畫作品裡那些傻頭傻 腦、精神渙散的光頭漢造像。Amplified的演員調度,似是為配合3D 環境而設計的「指令」而多於「演出」,就像三十年代包浩斯的物體劇場(object theater)一樣,演員只是把圓形、三角形、方形穿載上身,然後化成人肉機器作示範。要與聲效、光影這些「不存在」的對手同台演出,需要的是更強的想 象力,觀眾被震耳欲聾的音效和令人目弦的影音迷惑了,卻發現面前這些演員對3D 環境無動於衷。這使演員最投入的一場四重solo(四個演員在四個燈區裡與「物」發生的沉溺關係),與整個演出格格不入。而那些「手指指」、與演員的互相 推撞,所演繹的權力、欲望,看來既熟口熟面,亦未因科技的介入而推陳出新。

別誤會我在反科技、反媒體,我只是害怕這種拿着3D 環境,和「實時」特性當作表演的本身,而沒有針對處理劇場的「表演」特性(即沒有理會觀眾感受!)。這方面的實驗,不是沒有成功的例子。例如1996年曾 應香港藝術節來港演出的Dumb Type(同是來自日本),當年的電腦科技和網絡技術當然沒有今天的發達,但音效和錄象與演出混然為一,最令人忘懷的一段是Dumb Type 已故成員的錄象片段,令人重新反思科技的發明,原是為了超越人作為時間動物的種種限制。而年前來港的英國舞蹈團Random Dance,在編舞軟件的實驗,開拓了舞者受身體邏輯所規限的種種可能性,又在動畫與舞者的互動上配合得天衣無縫,更從神話故事中取材,把媒體裡的機械美 學注入文學性。

藝術節工業端看節目買辦的眼光,作為觀眾當然想他/她們百發百中。新視野藝術節今年才是第二屆,在餘下的節目裡,筆者比較有期望的反而不是「新」來港藝團,而是已經是三度來港的台灣優人劇團,而這得在下回分解了。
(刊於成報文化版「十份一短評」專欄 2004年10月26日)

沒有留言: